曾風靡一時的暢銷書《杜拉拉升職記》宣揚的觀點是“所謂的顯規則,只是擺在臺面供別人瞻仰的,要取得職場成功,歸根結底還是要用到潛規則”這樣一種觀點,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悉杜拉拉之所以升不上去,根本原因是因為對潛規則有所瞭解,而對顯規則的瞭解卻明顯太少。與此同時,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另一本暢銷書《憑什麼升職》,宣揚的卻是另外一種觀點:通過潛規則達到職場成功的人有,卻微乎其微,要真正意義上取得職場成功,最終還需要依賴顯規則。
《憑什麼升職》的主人公,美國最大保險公司恒康公司的董事長大衛先生,從小人物出身,後來做到董事長的故事告訴我們:必須忘掉潛規則,奉行顯規則。職場有小道,也有大道。小道,就是潛規則,而顯規則才是成就無敵職場的陽光大道。那麼,職場存在哪些顯規則呢?揭秘職場十大顯規則,拋磚引玉,以饗讀者。
1、選擇比努力更聰明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己而搏。職場發展不在於你能力有多強,不在於你水準有多高,而在於一個適合你的環境中生存。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錢,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勢,聰明的人總是選擇借勢登場,選擇和成功的人合作,選擇追隨巨人達成更大的目標。如華為、阿裏巴巴、三一重工等等成功的企業造就了無數的社會英才,培育了大批的商界富豪,這就是選對池塘釣大魚,因此選擇肥沃的魚塘,比你的釣技更重要。所以選擇適合你的環境,找到你人生的伯樂,遠比你選擇努力顯得更聰明。
2、機會比薪水更需要
世界第一領導力大師約翰麥斯威爾說:“搶奪機會就是在增加你的領導力”,因為,有志向的人需要的是機會,是機遇,是展現自我才華的平臺。一般人坐等機遇,聰明人搶抓機遇,睿智的人創造機遇,得到了機會就可以快速提高內職涯,內職涯決定外職涯,只要內職涯在提升,你的外職涯就會水漲船高。暢銷書《憑什麼升職》中美國最大保險公司恒康公司的董事長大衛先生,他在分享成功的故事時告訴我們說,當領導說獎勵他,並獎勵他兩個月獎金的時候,大衛是怎麼選擇的呢?大衛說:獎金你不給我行嗎?老闆就奇怪了,給獎金還不要?不要獎金是什麼意思?大衛說我想要一份責任。什麼什麼專案要給我做,就等於獎勵我了。一般上司八成都會達同意這種要求。平時要想幹那個專案不行,老闆給你錢換是可以的。先不提拔我,先不給我錢,要給我這樣的機會。因為有了機會,佔據了有利的位置,薪水還會沒有嗎?高明就在於此。因此,渴望成功的你應該認清當下機會才是你最迫切的需要。
3、過程比結果更關鍵
“數字說話,結果導向,內向思維”被眾多企業視為治理企業的三大黃金準則,然“結果導向”與“過程導向”有何差異?企業是否該宣導結果導向,如何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結果導向”的本質是以結果為取捨點,一切都圍繞如何實現結果而開展;而“過程導向”的本質是把過程當作核心,強調過程的重要性,兩者所注重的目標不同,很多企業管理者整天喊著:“只要結果,不要過程”,實際上“結果導向”的控制只能起到“亡羊補牢”的效果,因為最終結果具有滯後性,而在決策過程中,必須依據最新的市場資訊進行決策,如果單純根據“結果”進行決策,顯然是行不通的。
管理中堅持“過程導向”,就是說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安排沒有檢查,有佈置沒有落實,而要以“高質量、高效率”的責任感落實管理措施,推動企業發展。管理措施要到位;就要在任務分解、流程監督、細節監控、崗位互控、痕跡落實、績效考核上下工夫;就是在工作中採取過程管理和監督的方式,在執行過程中採取跟進式考核,在注重結果考核的同時,更要注重過程考核,落實每個階段的完成情況,確保工作執行力。同時,使人員認識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地宣傳、啟發、激勵、示範和校正,引領下屬將工作做好、做細、做實,只有這樣,監督檢查才能順利進行,過程管理和監控才能到位。可以這樣說,在全球一體化的大勢所趨下,一個有效的“過程導向”管理策略是提高服務工作效率的銳利武器。
4、成長比成功更迫切
成功是每個人的目標,我們在努力達到這個目標時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但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都能享受到這追逐成功的過程,享受這過程中我們不斷成長的痕跡,收穫人生的“鑽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收穫了比鑽石更珍貴的人生經驗。通過這人生經驗,我們甚至可以得到幾十顆更大更美的鑽石。真正的成功,並不是要實現達到的目標,而是學會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如何克服自己,超越自己,並使自己在磨練中得到成長。請記住,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並不是"打敗別人",而是學最好的別人,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年輕人,記住,成長比成功更迫切。
5、行動比知識更有力
中華傳統文化《弟子規》講:“不力行,但學文,長釜,成何人”,這就是古聖先賢們在強調一個人的學問要增長就必須“力行”加“學文”,解行相應。如果不能積極落實,身體力行,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徒增釜,成為一個空有理論而沒有實質的人。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要運用這些知識產生行動,而很多經理人在接受培訓、接受新知識時心潮澎湃,異常激動,但回去後卻一動不動,學到的知識沒有得到有效運用。知識本身沒有用處,運用知識產生價值才能體現出力量。要謹記,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相信並做到才有力量。所以務實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學習知識,並用學到的知識積極去採取行動,按照清晰目標,果斷決策,專注行動,直到成功的四步走完成企業賦予的一個又一個神聖使命。
6、實踐比理論更可靠
哲學家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現實職場中,無數空降兵的悲慘命運也深刻的詮釋了這一真理。很多空降兵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起管理大師,不是傑克.韋爾奇就是彼得.德魯克,觸及行銷管理,動輒就是菲利普科特勒如何如何說。然而,請他們用自己在企業裏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來說明處理問題、解決難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他們卻啞口無言,躲躲閃閃,避而不談。何故?這就是不深入,不務實,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既無具體的操作思路,更無成功的案例做支撐。
當HR運用STAR套路面試理論家時,理論家往往會支支吾吾,因此,有經驗的HR考察即將空降到企業的經理人的工作思路,不是關注他們的方法套路的規範性,而是重點注意他們處理上下左右複雜的人際關係的見解和經驗。
因為,他們深諳具備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能力的人,不在於方法套路是否正規完整,而在於考慮影響企業管理最大的因素人是否充分,應對人的措施是否得當,對企業政治生態是否諳熟,否則再好的解決方案的套路方法都很難實施到位,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作為職場中人,我們每天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決一些綜合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需要高深的理論,而是需要我們能夠務實,能夠深入,能用具體的實踐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理人的學習四要四不要原則也深刻的告誡經理人,要學習管理技能,不要管理知識。當然,這裏所說的“不要管理知識”並不是不學習管理知識,因為經理人的能力結構是由知識、態度、技能三方面組成的,只有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才能產生真正的作用。
因此,請記住,在企業,實踐比理論更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