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台釣法在野釣中的應用

真正能把台釣運用在野釣中並獲佳績,是野釣手尊重「懸墜底釣」的科學性。在施釣中始終如一地貫徹運用厚實的野釣技法,使之傳統與現代融匯貫通,從而實現了台釣法與自然水域的完美結合台釣法是野釣中的關鍵技術所在,是獲魚多或少的核心。對於什麼是野釣中台釣法的核心技巧,卻不是「眾口一詞」,而是「眾說紛紜」。

  筆者認為,台釣法在野釣中的作用,僅僅是潛心引用釣魚人把台釣法的「懸墜底釣」的釣法轉移到以往傳統立漂臥鉤釣法上的一個簡單過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更無需「絞盡腦汁」去設計、調試那支「輕若鴻毛」的漂子,讓那些調X釣X聖經般箴語攪得人倒忘了野釣的本質與真實。其實,從筆者以及眾多釣友的經驗實踐看,真正能把台釣運用在野釣中並屢獲佳績的結果,是野釣手們尊重「懸墜底釣」的科學性,並在施釣中始終如一地貫徹運用了厚實的野釣技法,使之傳統與現代融匯貫通,從而實現了台釣法與自然水域的完美結合。

  一、釣具

  要談釣魚,離不開竿、線、鉤、墜、漂這五物。池塘釣鯽要求了這五物的輕便靈巧硬短,而把這套方寸天地中的尤物照搬到蕩蕩野水間,是不切實際的。這首先是垂釣環境的不同,一個水平如鏡,一個波閃浪湧;其次是魚情的差異,一個是人為放養供釣,似可伸手捉之,一個是水闊魚稀,猶如「大海撈針」……因此我們只可搬來台釣中的「懸墜底釣」一法,其餘諸如被說成「台釣的至高無尚的調漂術」等等技術千萬莫盲目引入(一旦引入也是自我煩惱)。而那「五物」盡可沿用傳統釣的物件,不過在施釣時可因對像魚的不同或偏粗牢一些或偏細小一點。

  具體地講,以野鯽為主釣對象,竿可用4.5-7.2米的輕型碳皮竿(價廉物美可適用於城鄉釣魚人),線可在0.165-0.3mm之間(口線細點、主線粗點),鉤子選伊勢尼4-8號,墜子可用保險絲繞制,漂子以一般木芯漂3-5號為宜,墜漂調試以底鉤空鉤背觸底為準,漂子的目數有兩種調法:浪弱或無浪時,調平水釣1-2目;第二種有浪時調平水釣3-5目或更多目數。其實,野釣的複雜水底絕不是你想調多少就調多少,要以我們的釣法適應環境水勢,而不能停留在理論上為調漂而費盡心機。野釣不是球檯。

  上面的這套組合,相對傳統釣是較靈的了,也能對付偶爾撞上的三五斤大魚。它與傳統釣組的惟一不同點就是鉤餌一個一浮一觸底、一個平臥於泥地,而魚咬鉤時一個反應敏捷、一個較為遲鈍,也因此帶來釣獲量的差異,這就是野釣中的台釣與野釣中的傳統釣的分水嶺。然而這靜態的理論結果的兌現必須依托我們熟練的野釣技術的發揮,也就是說把我們平時傳統釣的那一套拿出來,何愁你不變一法而獲全新。

  二、技法核心

  依筆者之見,野釣中的台釣技法核心有如下幾點:一是選點,二是做窩,三是用餌,四是適時入釣,五是看漂提竿,六是遛魚。筆者把它稱之為野戰綜合技能。現分述之。

  選點——畢竟釣組與傳統釣有些差異,在選點上我們要以之相適應。

  一選岸邊較為平整的地方,有高台或埂坎更好支竿架;

  二選水底相對乾淨和平緩的水域,水深在1-5米均可;

  三選擇田(地)被淹沒的地段,以釣二至四台的水域為最佳,既平整又能藏魚;

  四選無草和障礙物的淺灘,特別是雨季剛漲水淹過的1米左右的水面,可涉水持竿站立而釣,來魚也最快;五選大壩深水處(3-5米),以守釣的方式,做大窩連釣數天。

  做窩——池塘台釣撒餌做窩會貽笑大方,而野水台釣你若用粉餌亦釣亦誘,也是傻帽一個。野水台釣必須先往釣點撒下誘餌,待魚循味進窩方可下竿。在雲南地區,湖庫做窩的誘餌一般都是玉米酒糟、大米、玉米面、麥夫皮等糧食餌,結合台釣主攻野鯽,要以細、散、香、色的餌做窩,酒糟粒可與大米拌和揉成團投撒,大米可拌香精、白酒等味劑直接投窩,也可把白大米直投窩中,以色誘魚,粉狀餌與酒糟相和成粘團入窩。另外亦可投入大米飯團,窩子發得更快,但易招小雜魚搶食。台釣由於附屬用具較傳統釣多,選窩時在相鄰的地段選2-3個較好,採取輪迴釣的辦法,以提高窩餌的效率和上魚率。注意撒窩時以集中在漂子周圍一市尺內為好,寧肯撒近一點還可拖漂就餌,不可撒遠,釣餌夠不到讓魚白吃誘餌。

  用餌——池釣鯽魚以粉餌取勝,野釣則以固形餌見長。筆者曾幾次試用商品餌的粉狀釣餌以搓團掛鉤,上魚率非常低(除非已誘來大批魚入窩)。其原因就在於魚少吃餌,等待過程時間長,粉餌不耐泡,自行脫鉤,變成空鉤等。台釣的雙鉤掛餌一般無嚴格的區分,我們常用的餌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酒糟餌,為求鯽魚咬鉤勤些,一粒酒糟作二—四份用,以掛在鉤尖不脫落為準,越小越能提高咬鉤率,餌要求色白、柔軟、不發硬,味道有些酸香,下水後如無魚可泡幾十分鐘不脫;二種是大米飯,要求軟而不稀,不發硬,如小鯽多時可一粒米飯作兩半用,此餌還可醮豆粉、商品餌粉、麝香液等香料入水,以增加誘魚力;

  第三種是蚯蚓,以大平2號細紅蚯蚓為上品,窩中魚多時可掛半截入水,魚少時可整條掛鉤入水。另外商品餌的使用也可搭配試鉤,但必須反覆搓揉,至少入水後10分鐘不散,方適應野釣。

  適時入釣——不要像池塘台釣一樣,一來就上餌抖竿入釣,我們撒餌做窩後要留有30-60分鐘的空閒時間,一是自己可與釣友交流、或休息一會;二是讓窩中魚兒靜心轉游覓食,放鬆警惕。筆者入釣的時間一般掌握在:春季60分鐘左右,夏秋20-60分鐘,冬季60-120分鐘,能適時下竿,只要窩中已有魚訊,常可漂立穩就咬鉤,有的在半水就拖漂了。如下竿一二十分鐘(以釣鯽魚為主)無魚咬,要走不要守,幾個窩輪釣,即便有魚咬,如魚訊很稀,也要果斷續窩另釣。

  看漂提竿——野釣中的台釣看漂也比較簡單,一則自然水域魚稀,魚訊頻繁度較小,間隙中觀漂比較集中;二則野魚咬鉤較池魚勁猛,漂子反應較大;三則鯽魚咬鉤的特點或悶或抽,較為突出。只要漂子正往上升起,提竿上魚率很高;見漂子往下悶並且已見不到頂子,揚竿必中魚,不管哪種漂訊,都要在漂子的動態中提竿方有上魚的把握,對於一些滑魚只點動漂子,也要捕捉漂的連續點動(二三下)快捷起竿,較有把握。台釣鯽魚的起竿力度宜輕不宜重,竿長加上重力揚竿,極易豁口脫魚,鯽魚唇嫩輕提即可鉤穩。

  遛魚——這裡所說的遛魚指上鉤後的鯽魚到上岸入護的過程。一是一旦中鉤,輕揚竿把水底魚牽出窩中,然後讓它在左右的半水中跑二圈;二是把跑累的魚牽至岸邊淺水再讓它回頭竄兩下,即可見半斜身於水面;三是把魚拖至釣位前的岸邊一手揚起竿子(不要擱於地上)略張竿線,一手去抓魚擒住魚頭至前胸部位即可成功,一般野釣用抄網的機會很少(帶去的也不多)。如岸邊平坦與水相連,亦可上魚後直接拖魚上岸棄竿按魚也是一樂。台釣上大魚時,主要是把住竿子不被拉直,做到魚動人靜,魚不動人動,與魚較力至疲方可下網抄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