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常寬:40歲開始學理財

  男人四十一枝花,這句話用在因做超女評委而大熱的常寬身上很合適。出道20多年,歲月幾乎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任何痕跡。俊朗的外表讓人感覺青春依舊,尤其他懷抱吉他時的陶醉,讓人感受到音樂流淌在這個男人的血液中。曾經的搖滾少年,如今依舊為音樂、為搖滾而癡狂。時過境遷,他對生活也有了新的詮釋。「30歲前把錢交給媽媽,她只知道勤儉;40歲前把錢交給老婆,如今分手了變得一無所有。」他說,「從現在開始學習理財,自己把控生活,我想還不算晚……」

  搖滾少年的不變情懷

  崔健的年代是中國搖滾的開端也是黃金時期,一時間唐朝、黑豹等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幾乎每一個音樂人都標榜自己的搖滾。而從小深受音樂熏陶的常寬,走進這個圈子時年齡只有16歲。

  有夢的年輕人無疑具有超強的衝擊力,常寬憑借自己的實力,在日本舉辦的音樂大賽中,從58個國家2035首作品裡,捧獲「總指揮」獎,成為中國內地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流行歌手。「我們那個年代太多好的東西走進中國,約翰·列儂、鮑勃·迪倫等等,多少年的經典一下子衝了進來。搖滾樂、搖滾精神、搖滾性格成了我們那一代音樂人探討最多的話題。」常寬透露,那時候他們跟隨崔健一起玩音樂、搞樂隊,雖然在國內主流的音樂大賽、電視節目上沒能露臉,但卻奠定了國內原創音樂的根基,並依舊活躍在與音樂相關的各個領域。

  因超女評委而名聲大震

  一起玩音樂的時候,朋友們湊在一起指著約翰·列儂專輯封面上的EMI說,要簽公司就簽這個公司。上世紀90年代初,抱著學習的目的,常寬簽約香港EMI。「當時真的特別有滿足感,感覺自己真的夢想成真了。」他說,在香港發展的日子其實並不開心,隨著公司新老音樂人的更替,他越發感覺到自己偏離了原有音樂。「有一天,我在香港尖沙咀發現這裡認識我的人比北京認識我的人都多,我突然感覺到是回歸的時候了。」他說,回到內地後的5年是他事業的一個低谷。但這段時間他看了1000多部國外電影,對表演開了竅。也正是這段時間,積累下不少經得起推敲的作品,《這一年過去了》就是這個時候創作的。2000年後他的事業全面開花,出演偶像劇、簽約新公司、出了新唱片……

  而隨著擔任超級女聲的評委,常寬的名字被廣大觀眾所熟知。「這個評委給我帶來的好處就是,再也不必為名氣小發愁了。而隨之而來的各種活動也層出不窮,人忙得跟瘋了似的。」他說。

  收藏吉他做精神富翁

  走進常寬的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擺滿客廳的吉他。這些Fender品牌的電吉他個個來歷不凡,身價不菲。而談起這些他更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這一把是Fender54年紀念款,全球限量發售;這一款是1997年香港回歸時我的私人定制;這兩把琴的製作人已經去世,已經成了全球的孤品。拆開它你能看到她的親筆簽名。」他興趣盎然地介紹著。在他學吉他的那個年代,Fender電吉他是遙不可及的,而由於常寬在華人音樂圈的堅持不懈,2002年5月他成為中國Fender形象代言人。「真正搞音樂的人發財的很少,但大家總會聚在一起說:不錯!現在咱哥們不還彈著Fender嘛!」常寬說,他的吉他最多的時候有30多把,現在留下的都是最心愛的,但從沒想過賣出去。「我或許是搖滾性格最佳代表,沒有單位、沒有領導、自己管著自己。我希望自己一直堅持下去,給後輩們做個樣子,即使沒有簽約公司、沒有上過春晚、沒有拿到過一線藝人的演出酬勞,依然可以過得很好。真喜歡音樂的人不在乎音樂之外的東西,起碼的生存是絕對沒問題的。」 據相關人士估算,常寬的這些收藏如果折現的話,保守估計也在7位數以上。無心插柳,這些年並沒擁有名車豪宅的常寬其實也算得上是個富裕戶。

  圈裡不少人開了飯店、酒吧,對此常寬說,這些都是他不願意涉及的。「主要是離音樂太遠了,我不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商人,事實上我真要去做商人可能會是一塌糊塗。」常寬說,生活中他最捨得花錢的地方是好吉他、好器材,但還只限於買,還從沒想過在這上面賺錢。

  談到日前的生活,常寬表示和普通人一樣。有事業上的成功也有生活上的不如意。10年的婚姻生活如今走到了頭。「為什麼我說學會理財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結了婚我就做上了『甩手掌櫃』,到頭來的結果只能是人財兩空,這就是不懂個人理財的結果。我希望從現在開始學會理財,音樂人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希望現在迎頭趕上還不算晚。」常寬說。
返回列表